猴杯

猴杯

张贵兴 2 0 0
华语文学魔幻现实经典 新结局增修版 时报文学奖、开卷十大好书得奖作品 马华文学超重量级作家张贵兴代表作 初次引进 ▼编辑推荐 张贵兴是堪与李永平相提并论的马华文学重量级作家,他的文字密实华丽、浸淫漫漶,在港台及海外华文严肃文学创作者中,像他一样对于文本细节极致雕琢,又能 驾驭一整个宏大长篇故事的华文小说写作者,屈指可数。 《猴杯》是张贵兴继《赛莲之歌》《群象》两部小说之后,“雨林三部曲”(黄锦树语)的终章,也是他的生涯代表作。他以故乡风物为背景、以魔幻现实的笔调书写家族史,在极尽曲折的四代情仇之下,《猴杯》令人惊艳的,应是他笔下浓墨重彩描绘的雨林意象,华丽文字将暴力、情欲投射在犀牛、蜥蜴、猴子、猪笼草、丝绵树……种种野兽草木之中,超越历史与现实,打造出了一个狂野暴虐的传奇舞台。 《猴杯》故事的时空背景位于二十世纪的马来西亚砂拉越,涉及到华人离开故土、身处“异国”的离散情绪。但在张贵兴笔下,汉字的运用不拘于“中州正韵”的规范,而能将故乡的“贫乏”,幻化转写成奇诡魔性的一片天地,与身处“中心”的大陆、台湾华文书写相对照,相映成趣,颇能开拓读者对于华文创作的眼界。 ▼内容简介 被开除教职的雉从台湾回到故乡马来西亚砂拉越,追踪抱着刚生下婴儿不知去向的妹妹丽妹进入雨林,受到当地土著达雅克人的热情款待,并与达雅克女孩亚妮妮之间产生了情感纠葛……在作者华丽奇诡的文字下,一段段牵涉到殖民者、开拓者、侵略者、土著,持续了家族四代,血腥阴暗、摄人心魄的恩怨情仇逐渐浮现。 ▼名人推荐 他(张贵兴)与同样出身于婆罗洲的李永平之对出生地之戒慎恐惧不同,却和出身高密东北的莫言类似,持续地淬炼一己的故乡梦土,全心全意扑向婆罗洲热带雨林……张的梦土织锦却更上层楼,这回相当充分地开展了那在台湾尚未被充分展开却被表演者虚耗糟蹋掉的魔幻现实主义……相对于莫言之“食草家族”而描绘状写出一则“猪笼草家族”的传奇。 ——作家 黄锦树 《猴杯》追溯华人垦殖者的罪与罚,时间跨度都延伸到当代……则从国族认同转移到人种与人/性的辩证,借着进出雨林演绎杂种与乱伦的威胁。 ——哈佛大学讲座教授 王德威 《猴杯》对我辈小说选手而言可说是一本“鼎天之书” ,某部分张贵兴其实也深深影响了我。张贵兴的小说写得非常鬼气,写刀写到出神入化,藏身各处细节的鸟雀、犬、蛇、鳄鱼,万物生死互缠的运镜,其灵性、解析度皆不可思议。 ——作家 骆以军 阅读《猴杯》,让我们经历了雨林魔幻的残酷美学,也仿佛目睹掠食性的热带人文,它也让我们逼问自己潜藏的兽是否就要苏醒,因之,也是读者心灵溯源之旅,经由殖民情欲的挑动。 ——作家 瓦历斯·诺干 到了《猴杯》,张贵兴极尽夸张之所能,以砂拉越华人的垦荒史为轴,再密实地编织出生命力极旺盛又充斥颓败衰亡的婆罗洲热带雨林。 ——作家 李宣春 ▼获奖记录 ☆ 2001年时报文学奖小说推荐奖 ☆ 2001年开卷十大好书奖 ☆ 2001 年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 ☆ 2001 年“中央日报”出版与阅读好书奖 作者曾获: ☆ 2019 年台湾文学金典奖年度大奖 ☆ 第 43 届金鼎奖文学图书奖 ☆ 2019 年台北书展大奖 ☆ 第 15 届花踪文学奖马华文学大奖 ☆ 时报文学百万小说奖决选读者票选奖 ☆ 时报文学奖小说优等奖、中篇小说奖 ☆ 博客来年度选书 ☆ OPENBOOK 年度好书 ☆ 亚洲周刊十大小说
分类:
其他
年:
2020-07-01
出版: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页:
312
EBID:
290968
ISBN:
9787220118234
关注公众号

推荐关注公众号

访问不迷路,关注公众号。

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或者公众号搜索“ebookcn”

评分:4
致郁系家族的最高级别:窒息系。
评分:4
较之黄锦树土著的马来,黎紫书市井的马来,张贵兴的马来更关注原住民和马来华人的种族矛盾与马来华人的身份认同问题。而这一切埋藏在繁茂原始的热带雨林与华丽密实的文字迷宫之中,在最后的结局到来之前被热带动植物旺盛到腐败的生与死的各类意向总和,英国人的殖民、日本人的侵略、华人的移民与异族人的性冒险迷乱了视线。新版增修了结局,这对读者来说是十分利好的,这一改动使得故事纵然时空跳跃变幻不停却有明确可以解读的起止
评分:5
饱和度max,本以为是中村健治,看到结尾发觉是大森贵弘。
评分:5
迄今为止,主要拜后浪所赐,马华文学三大家李永平、张贵兴和黄锦树都已经了解过了。马华文学的特点之一就是会把中文运用到极致,独特的遣词造句,新奇的比喻,奇诡的氛围,都体现出了其在华语文坛难以取代和撼动的我行我素的风格。《猴杯》的营销和宣传slogan一直是“重口味”,但却不是主流小说市场趋之若鹜的那种重口味,而是一种血腥包裹着阴霾,秽土夹杂着情感的直击心灵的解构。那个一直雨水连绵、野兽成群且神秘的南洋
评分:5
很容易把这部作品和“中州正韵”之类比较,意思是它属于边地文学、边缘叙事,但这完全不对。文学的一个小小“功用”,不正是超越地域限制而获得以人为出发点中心的感受吗。谁在写,谁就是世界的中心。
评分:5
與南洋拓荒華人有深遠淵源的豬籠草家族對其子孫所做的一次雙重清算。馬來西亞婆羅洲雨林中的恩怨糾葛啊……密集出現的動植物修辭與意象,有種將人拽入一片熱帶雨林任其“掙扎”的感覺,屬實有些許詭異……[天啊]
评分:5
好蓬勃、好荒莽的生命力啊,以至盛极而有种腐烂的怪艳。热带暴雨般连绵不绝轰然坠落的意象跟修辞,粘稠如橡胶液,里面养着蜈蚣色的月亮、漫血的浮云、猪笼草消化的婴尸、爬满浮脚楼的蝎群、狂暴地刺穿祖母胸膛的犀牛、下半身腐烂却仍在交媾的儒艮、吞食了毒蕈浑身发出磷光的少女、被刺上斑斓中之斑斓脑纹的骷髅、罪恶腥臭的家族史……张贵兴指蘸胶液,密不透风、浓墨重彩地绘出一幅南洋风情“不净观”。就像他自己形容的雉的一生,
评分:5
太奇怪的阅读体验了,明明同样是汉语使用者,读这部同样也用汉语写就的小说就好像在阅读另一个世界的文字,意象和比喻都是远远超出日常生活的。叙事方式很挑战读者,刚开始读的时候叫苦不迭,如若不是被那些闻所未闻的残酷意象吸引,恐怕早放弃了,读到后来越发觉得这个故事本身就应该用这样的叙事方式,主人公本身就是有着强烈身份认同问题的人,刚回到雨林的他如同刚打开书的读者,被书中如同藤蔓一样的片段牵绕,被雨林读瘴气遮
评分:5
好密的视觉意象,那些一刻不停歇的铺排~雨林植物动物人类婴尸污秽的鳞爪,华丽排列如细密多彩鼓噪的马赛克镶嵌画。但所有的枝节斑驳,藤条蔓生所向,是数不尽黯影曈曈里,滋生与附生的霉腐囊肿畸变,怪异躁动,艳影血腥,生殖情欲暗示满满。这些名词的陈列无法是静态,而是诡异天光,暗里心跳,暂时蛰伏里,时待发生的屏息窥伺。雨林文学, 真是富蕴了自己魔幻酷烈的美学承载。“猪笼草,热带肉食植物,俗称猴杯。”
评分:5
神作!语言一千分!文本一百分!语言精准绮丽,部分片段原始锋利。作者的文笔不是美就完了,他的描写都是服务给故事的。大师!故事通过一个找寻和不断穿插的回忆,带出来一个家族几代人的过往和秘密,再引出一个民族的过去,体现一个地域的历史。对于作者来说,对故乡的纪念意义远大于故事性,所以说他的描写过多事件过少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缺点是人物略显扁平;真相的揭示全靠了对话,人物没有去大的探索挖掘导致高潮堆在最后读